編者按:每一個執業人員的審計或評估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不足或問題,積極理性反思執業質量的態度,是每一個執業人員應有的姿態。只有以謙遜之態,認真正視、自省反思,方能擁有更高的職業之境。欣慰的是,陳衛對評估執業的自我審視態度是誠懇的、認識是深刻,自我檢視成了“矯正器”、自我批評成了“清醒劑”,這種姿態難能可貴、值得肯定。 ----------------------------------------- 近日,我對年報期間的評估執業情況進行了反思與自查,發現存在許多相關或相似錯誤。這些錯誤出現的位置千差萬別,但是相似處或者說共性,都在于細節。對此,我深表內疚和懊悔。大多數人應該都知道科比·布萊恩特的,但可能很少有人了解他在退役后做過的一檔關于籃球的節目《Detail》。他在這個節目中分析了很多比賽中的細節,指出球員在某些瞬間存在的問題。那么為什么一個冠軍球員會如此在意比賽中的細節,那是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靠著細微優勢的不斷積累,細節處理的滴水不漏,才能夠贏下比賽,獲得成功。據NBA統計顯示,比賽失誤過多的一方往往輸掉比賽的幾率較高。那么,具體到我們評估工作來說,細節同樣具有重要的力量?于我而言,深切體會到:細節來源于規則,決定了印象,帶來了機會,保證了平衡。 這里所說的規則,是部門的模板、協會的準則、國家的法規。所里的模板是根據協會的準則、國家的法規設計編制的,其中傾注了黃主任、李總、林總的大量心血。而我在使用模板時,并沒有吃透精神、落實到位。不僅在評估說明、評估報告模板使用上不到位,而且在送審意見的編制、送審文件夾的命名上,也常有瑕疵。這些都是最基本的要求。當諸如此類的細節都做不好,是真正浪費了前輩的成果,占用了審核的時間,有愧于領導的信任。當然,也要向我項目團隊的同仁們道歉,我常跟你們提要求,要按照最新的模板編寫說明報告,不能讓一審流于形式,可我并沒有以身作則。 評估的規則是相對靈活的,所以在遵守規則時我們尤其要注意相關的細節。就好像我們的報告、說明模板里,有哪里可以刪減,有哪些必須留存,很多已經做了標注。在這些標注的基礎上,還需要自己進一步的判斷。打個比方,前輩們幫我們蓋好了一套房子,你需要把它改裝后才能賣錢。在改裝的過程中,有的人墻面刷了一大半就不刷了,比如我,一個送審的報告里居然還有AB公司的字樣;有的人在本該是裝門的地方砌上了墻,比如我,在標題正文里畫蛇添足加了“位于”,導致讀起來一點都不通暢;最怕的是有些人砸掉了承重墻,忽略掉本該披露的特別事項。如果一份存有這些問題的報告出具出去,不僅違背了邏輯,更甚的是違反了準則或者法律法規,那么極有可能會招致處罰。所以期望大家和我一樣,在以后的項目上能夠善用模板,注重細節,遵守規則。 當你在規則細節上做不好,基本就決定了領導和客戶對你的印象。印象和錯誤,其實都不存在“事不過三”,就好像戀愛其實大多源于一見鐘情。只要你第一次做不好,那么在領導心目當中的印象肯定是欠佳的。領導的印象還有時間和機會來補救,但在客戶的那里就很難扭轉了。尤其是細節上的錯誤,真的會拉低很多印象分。拿我舉例,哪怕我的說明、報告在其他方面做得再好,底稿足夠詳實,測算十分精確,特別事項披露全面,也無法抵消委托人經營范圍撰寫錯誤帶來的負面影響。最細小的往往最直觀,客戶基于這一點就可能做出你并不專業的判斷。而且這種錯誤甚至沒有辦法去解釋,沒有辦法解釋也恰恰最為致命。 評估項目不比NBA的常規賽,還有漫長的賽季給球員去調節。作為評估人員的我們,與簽了十天短合同的球員更相近。基于評估項目的特性,你在客戶那里其實只有一次機會留下印象。好比球隊簽下的短合同球員,只有在給你的僅有的上場時間里打出名堂,才會給教練或者對手留下深刻的印象,才有機會留在球隊或者去往他方。恰似我們在為客戶提供的第一次服務中,就給客戶留下高效、專業、禮貌得體的印象。那么項目可能不會像年審項目一樣延續,但客戶的確可以延續下來。之后衍生出的新項目,客戶自然而然的也會想到你,這就是細節給你帶來的機會。 是的,當你能夠很好應對所有的規則,并且你給所領導、給客戶都留下了正面的積極的印象,這必然能夠帶來新的機會。客戶會跟領導說,還是讓上次的項目經理再過來,此時領導把項目交給你也很放心。在我們抱怨領導不給我們分配項目的時候,我們更應該反省的是之前承接的每個項目,不管項目難易,收入高低,我們是否都保質保量的完成,都讓客戶滿意了。在打算給你新項目新挑戰的時候,你是否每次都是搪塞拒絕,推三阻四。如果沒有做好或者沒有做到,又有什么理由或者資格去質疑領導的決定。做好細節不僅僅是給自己信心,更是給領導信心,讓他能夠放心的把項目交給你,并且相信你能夠交出漂亮的答卷。 最后,細節保證的是平衡。這個平衡可以是很多的平衡,我這里主要要說的是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是客戶需求與項目風險的平衡。先說說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年報期間確實很辛苦,但是很多辛苦其實是可以避免的。因為導致這些辛苦的根源是松垮的現場,無效的溝通,思想的放松。表現在項目上就是送審說明報告的反復修改。反復修改也分為兩種,一種是對于審核老師的提問,存在一問三不知的情況。出現這種狀況后,項目經理又要重新去跟客戶溝通問詢,一旦特定事項對估值存在影響又要重新調整,調整后又要重新過審。另一種是對項目的時間安排不盡合理,總是客戶第二天要了才開始熬夜抓緊測算,寫報告送審,抱有一種反正我寫出來了,寫不好算不對有審核老師幫忙把關的心態。誠然,確實有一些項目,客戶留給我們的時間很短,甚至可以說很不人道,承接了就意味著幾個通宵加班。但是還是希望我們能夠在項目現場就能把細節做到位,同時不管多累,在送審前能夠自查一遍。因為審核老師并不是機器,他不可能發現你所有的問題。通過做好這些細節,可以大量減少重復無效的溝通,顯著提升審核的進度流程,會節省自己和審核老師的時間。節省了時間,就有時間去過自己的生活。 還有一個平衡,是客戶需求與項目風險的平衡。我一直覺得一個項目經理的優秀,不僅僅在于能夠滿足客戶的需求,更在于他滿足客戶要求的過程。這個過程不能是客戶覺得,需要你覺得。客戶是唯結果論的,就好像客戶需要的是一個能指向十點三十分的鐘。如果恰好有一個壞了的鐘指向了十點三十分,它能夠滿足客戶的需求,但是你能夠把這個鐘提供給客戶么?作為項目經理,我們首先需要的是保證它走向十點三十分這個過程合理準確科學,做好這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如果做了能做的一些,確實還是無法讓指針指向十點三十分,而客戶又打算要一個壞了的鐘,去完成特定的目的,那這時候就是由領導去判斷了。而我們要做的就是識別出其中的風險,給客戶提示,給領導匯報,交由他們決定。 我們應該慶幸,我們有屬于我們的科比·布萊恩特,有黃主任、王老師、溫老師、李總、林所在幫助我們指出錯誤,改正錯誤。我們要學會的也不應止于改正錯誤,更應該學會的是他們是如何處理工作的細節,學會的是他們的思考方式,學會自省和自我認知。新的犯錯并不可怕,因為新的錯誤更多是沒有見過所導致的,這對我們來說意味著進步。但是可怕的是我們不停的犯著同樣的錯誤,那時候,當你以為踏入了相同的河流,會發現你早已把河床挖低了三尺,等待著的是被淹死。說到這里,說到科比·布萊恩特,說到死亡,希望大家把握好工作和生活的每個細節,少熬夜通宵,少暴飲暴食,不違反規則,不對抗規律,因為我們還留不下什么精神財富,所以活著才能創造價值。 |
上一篇:評估實務導師制 人才培養新途徑 | 下一篇:一篇閃耀著管理智慧的部門工作總.. |
南京市建鄴區嘉陵江東街50號康緣智匯港16-19樓
備案號:蘇ICP備2021054532號-1 網站建設:南京冠邦網絡
版權所有:中興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江蘇分所